客服電話:400-0755-992
客服郵箱:vip@wapadd.cn
服務時間: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從今年年初開始,嘀嗒拼車少見地頻繁對外進行pr活動,這很容易讓外界向資本動態(尋求融資?并購?)的方向去猜測,畢竟這家成立兩年的拼車軟件上一次融資還在停留在2015年5月,雖然數額巨大,官方宣稱有1億美元之巨,但在花錢如流水的出行領域,著實不多。與其同一時間段走出來的天天用車、51用車已經趨于沉默,而愛拼車在2015年上半年宣布停止業務。
“嘀嗒拼車目前覆蓋了全國45個城市,有4000萬的用戶,700萬的車主,最高的時候我們可以達到120萬的日拼車請求,DAU(日活躍用戶數量)達到200多萬。”嘀嗒拼車創始人宋中杰昨日向媒體展示了一系列數據,并用“我們在這個市場上還是有很大規模的”來形容當前在市場的地位。言下之意,我們活得很好。
當虎嗅問及近期pr的意圖時,宋中杰說,他們出發點沒有那么復雜,并稱沒有新一輪融資,會堅持獨立發展。“有錢沒有錢當然很重要,有錢多你可以用錢去做更大的規模,但是取勝還是要去看你有沒有抓準用戶體驗,你沒有抓準,最后還是會淘汰。”
目前,嘀嗒拼車試圖從社區的角度尋求和滴滴Uber們的差異,從單純的出行工具,轉變為“共享經濟互助出行社區”,對,這是宋中杰給嘀嗒拼車下的定義。
尋求差異,講社區故事
曾有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投資人在談到嘀嗒拼車時說:“這不是一個好的創業方向。已經有滴滴快的和Uber兩個巨頭在前面,不論往上還是往下,都會很難。投資人永遠關注大頭,所以他們下一輪融資會很艱難。”
但不管怎樣,嘀嗒確實在巨頭的夾縫中生存下來了,并且是眾多拼車軟件中活下來的唯一一家。在宋中杰的表述中,活的似乎還不錯。
“從去年十月份開始,我們每個月能有一千萬的廣告收入。”“我們有4000萬的用戶,700萬的車主,今年返鄉的訂單達到141萬單。”
宋中杰認為嘀嗒和滴滴/Uber有本質區別,而這區別是其能夠存活下來的原因:
其一:沒有黑車。“它(滴滴/Uber)都是專業出行的,它的司機都是職業司機,現在用優步,早期也許還能搭到上班族,但是你現在能夠碰到的幾乎100%都是職業司機。不管他們怎么樣做都是職業出行的。嘀嗒拼車是上班一族的,自己開車上路去搭人,上班一趟下班一趟,所以在我們的平臺上是沒有黑車的,因為不掙錢。所以我們和他們差異性越來越大。”
其二:沒有動態加價,“比如說優步做促銷很長的時間了,看上去很劃算,但是上班下班的時候價格是多少?是2倍,甚至是3倍以上的價格,對吧?而嘀嗒拼車是沒有動態調價的,同時我們的場景里邊50%以上都是上下班的乘客,這就是我們和他們的不同。”
與此同時,宋中杰給嘀嗒拼車下了一個“共享經濟互助出行社區”的定義。想從社交方面,與滴滴Uber們擴大差異化。
之所以要做社交,是因為由于是上下班拼車,同一個司機和乘客的重復拼到的概率很高,這和滴滴Uber上的司機乘客的陌生關系有所不同。“我們重復搭載比率在15%以上,什么意思,就是一個月有15%的人搭乘了兩次以上。于是,我們現在越來越向半熟人的社區凸顯,所以既有陌生人之間的社交與需求,也有熟人之間的需求。”
具體而言,嘀嗒拼車增加了車主和乘客的相互關注,乘客發布訂單時可以@已加關注的司機和乘客,邀請接單或乘坐。另外,開放了順路同行圈。能夠看到在同一時間段內同一條路線的拼車所有乘客及他們的訂單狀態。
其實早在2015年年初,天天用車和51用車也講過社交的概念,但最終并不如人意。宋中杰認為,其原因在于在用戶基數和用戶粘性沒有達到的情況下,去做社交屬性有些過早,因為用戶的需求沒有完全起來。
在滴滴Uber之下的生存
時間退回一年前,拼車市場有些眼花繚亂。在4月,51用車與天天用車相繼宣布獲得百度領投的C輪融資后,5月嘀嗒拼車宣布獲得融資,同樣是C輪,不同的是,相比較51和天天對數字的模糊處理,嘀嗒公布了具體數字——1億美金,這一數字也被同行質疑過注水。
彼時,滴滴Uber還未涉足拼車功能(對應順風車、人民優步+),市場一片熱烈,猜測哪一家會成為拼車市場的下一個“滴滴快的”。這份熱烈不是沒有理由,一方面,幾家均是創業老兵的再創業項目,經驗頗豐:51用車創始人李華兵,投資人出身曾擔任漢能投資集團副總裁,后來創建了千淘資本。天天用車創始人翟光龍,美團早期員工,也曾執掌短租網站螞蟻短租。嘀嗒拼車團隊脫胎于嘀嗒團,是惠普、谷歌前高管宋中杰的第二個創業項目。另一方面,交通部公布的《出租車行業指導意見》和《網絡約租車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對專車進入市場的資質、數量等進行了管控,同時對拼車出行進行了鼓勵。
但到了5月下旬,劇情反轉。門外的“野蠻人”Uber突然揮舞著大棒沖殺進來,已經合并的滴滴快的迅速推出快車和順風車,瘋狂的補貼讓創業者脊背發涼。
直接沖擊拼車軟件的并不是與其業務相對應的滴滴順風車——強調上下班順路,不以盈利為主,難以隨時響應,而是滴滴的快車和Uber的人民優步。后兩者的優勢顯而易見,以專職司機為主隨叫隨到,價格遠遠低于出租車還有三天兩頭的打折。
盡管李華兵曾喊出要用全部家當搶市場,但在接下來的一年里,滴滴、Uber分別投入了幾十美金涌入其中。對于普通用戶來說順風車、快車兩者模式并無多大差別,用戶只知道,“哦,這個便宜,用這個”、“哦,這個等待時間太長補貼太少,不用這個”。
于是,在這場戰爭中,這些創業小公司更多的被整合,或者默默消失。
而嘀嗒拼車最終會如宋中杰一樣繼續獨立發展?還是與友商合并?不得而知。但在激戰的用車市場上走到今天已實屬不易,祝福嘀嗒。
客服電話:400-0755-992
客服郵箱:vip@wapadd.cn
服務時間:周一至周五 9:00-18:00
掃一掃 關注微加
Copyright © 2021 WapAdd.cn 深圳微加互聯科技有限公司 粵ICP備14021220號-1 建站加盟首選,微加建站! 粵公網安備 44030402001656號
圖片與文章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與我聯系刪除。